9月5日下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发布会洛阳专场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以“在中原更加出彩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主题,河南省宣传部副部长赵云龙,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常务副市长王琰君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刘宛康介绍,洛阳从解放前的百业凋敝,到“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中7项落户洛阳,成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为河南和全国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65亿元跃升到2018年的4640.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从13.3万元跃升到691.8亿元;城市区从4.5平方公里、6.8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建成区面积达218.2平方公里、225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人民告别战乱饥饿、走过温饱,昂首奔向全面小康。

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刘宛康在发布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洛阳深入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2018年,洛阳服务业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44.6︰50.3。洛阳石化、中信重工、洛钼集团、一拖集团等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格力智能制造、银隆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洛阳智造”成为老工业基地的新名片。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实现由“老三篇”向“新三篇”、“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型升级。

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前提下,洛阳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沟域经济和富硒农业,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以上,农业效益不断提高。

融入“一带一路”,经贸“朋友圈”扩大到175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洛阳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9.3万家。通过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自创区引领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70家、3125家,“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都有“洛阳创造”的身影。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刘宛康说,通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积极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合作,洛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宽广。目前,自贸区累计入驻企业7104家,洛阳经贸“朋友圈”扩大到175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74家境内外500强企业投资兴业。

全市城镇化率达5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洛阳市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市城镇化率达57.6%。

“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城市建设提速发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南北接轨方案正加快实施,洛阳正式迈向地铁时代,一条条高速公路、快速路、环城路打通了城市“大动脉”,一条条背街小巷改造畅通了城市“微循环”,备受瞩目的城市规划馆竣工投用,成为展示洛阳形象的会客厅,城市建设正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古都洛阳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刘宛康说。

通过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洛阳初步实现“一河清水润洛阳”,“清新空气到洛阳”,“生态绿带连洛阳”。

据悉,目前洛阳7个县(市)入选国家园林县城,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8%,绿地率36.4%,建成186个小游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7平方米,“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绿色福利,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成为市民骄傲的城市名片。

15分钟阅读圈、医养结合、居家社区养老试点……提升群众获得感

“直击群众’最难处’,把群众身边具体而细微的’关键小事’落实落细,真正解决好群众获得感最后‘一米’问题,让每一步、每一环、每一件都看得见、摸得着、可感触,让群众对幸福的每一份期盼都有着落。”刘宛康表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8年,洛阳全市居民人均收入248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37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等“四场硬仗”、易地扶贫搬迁等“六大行动”、交通扶贫等“四项工程”。栾川、宜阳、洛宁和伊川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606个贫困村退出,41.89万农村贫困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8%。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特定利益群体稳控化解专项治理,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城区集中供热率跃升至80%以上。建成城市书房161座,15分钟阅读文化圈基本形成。洛阳入选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洛阳如何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王琰君常务副市长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之一,就是把洛阳这样的内陆城市推向开放前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加速谱写洛阳开放发展新篇章,重点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概括为“三抓”:

一是抓住设施建设新机遇。我们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建设为重大契机,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开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中亚货运班列,完成了多式联运中心的概念规划。通过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各式各样的货物从洛阳出口到俄罗斯、法国、英国等61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2018年,洛阳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进出口17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5%。

二是抓住人文交流新机遇。我们以洛阳博物馆为依托,与日本、韩国、法国等地区博物馆开展合作,与新华社联合开展“一带一路”全球行、洛阳再出发等系列活动,与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在2018中国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28个国家、90余个旅游城市的嘉宾代表和专家学者聚首洛阳,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城市交流进行深入探讨,一大批优秀中原文化通过“一带一路”从洛阳走了出去。

三是抓住产能合作新机遇。中国一拖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组装厂,挺进中白工业园;中信重工通过并购在西班牙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洛钼集团积极收购澳洲北帕克斯铜金矿等海外优质矿产。今年6月,我们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实现了丝路古都再续前缘。2016年—2018年,洛阳到沿线12个国家承包工程项目26个、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4亿美元,在沿线8个国家投资项目9个、投资总额7642万美元。

在扩大开放方面做了两个方面工作,体现在两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我们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契机,把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作为全市“9+2”工作布局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016年—2018年,我们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55个、投资总额704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32个、投资总额4772亿元;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287亿元,实际吸收外资82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六分之一;引进境内外500强企业达到103家。

二是坚持把开拓国际市场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企业到境外开拓国际市场,外贸“朋友圈”扩大到174个,464种“洛阳制造”商品走向世界。阿特斯光伏、中信重工、龙鼎铝业等企业进出口规模超亿元,51家企业进出口超5000万元(修改理由:此数据为2018年进出口超5000万元企业数)。中信重工、北企集团、洛阳北玻入选国家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八个国际化”“四个统一”要求,深度融入全省“四路”协同、“五区”联动战略发展布局,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开放体系,加快推进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融合裂变,进一步巩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建设“独具古都神韵、绽放华夏异彩”的世界名城。

洛阳如何打造“博物馆之都”

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表示: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开始于1959年,60年来,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数十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考古专家认为可以用几个最来说明二里头遗址发掘的重大意义:1、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地位,最突出表现在作为王国核心的二里头都邑的辉煌成就,现已确认遗址现存面积为300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及至东亚地区最大、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王国都城遗址;2、二里头文化有迄今可确认中国最早的车辙痕迹;3、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路系统;4、最早的宫城——“紫禁城”;5、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式宫室建筑群;6、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7、最早的国家级祭祀遗迹和祭祀区域;8、最早的大型围墙官营作坊区;9、最早的青铜器制造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10、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群。)作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示要求,为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头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2017年6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偃师市翟镇镇奠基,占地面积约246亩,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四个部分,总投资约6.3亿元。

目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主体已经完工,博物馆所有的建筑施工、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博物馆布展、考古遗址公园及其周边配套设施工作基本完成,博物馆智慧化信息平台同步进场安装调试。今年10月中旬,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开放。相信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落成,一定能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近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增长极,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着力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博物馆之都”,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洛阳目前已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4家,博物馆总数和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均居全省第一。这些博物馆在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河洛文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 2018年和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各类博物馆分别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和90万人次。

今后,我们将坚守初心使命,强化文旅融合,坚持“首在规模、优在品质、要在融合、重在特色、贵在公益”的原则,加快建设“博物馆之都”,把散落在河洛大地上的博物馆串成展现华夏文明的精美“项链”。争取到2020年,建成并开放各类博物馆100家,让河洛大地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中外游客在博物馆中感受洛阳千年古都的韵味、河洛文化的魅力。

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在发布会现场展示了牡丹瓷、牡丹茶油、牡丹伞等近百种带有“牡丹元素”的产品,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作为河洛文化发源地的洛阳,近年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如今的洛阳是一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之城,是一座产业转型和创新再造的活力之城,是一座青山绿水和生态修复的宜居之城,是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魅力之城。洛阳这座古老而崭新的城市正在日益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笑迎八方来客。(文/陈静 图/崔李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