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郑州专场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本场发布会以“五动五变绘就郑州七十年出彩画卷”主题,共同回望70年辉煌巨变,共同描绘新时代出彩画卷。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副市长王鹏、万正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一代代郑州人在党旗的指引下接力奔跑,书写了从郑县小城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壮丽诗篇;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又以“五动五变”开启了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新征程。

“五动五变”即以发展拉动,综合实力从“县级郑”蝶变为“国际郑”;以枢纽牵动,区域交通从“十字交汇”聚变为“三网融合”;以开放带动,地理坐标从“内陆腹地”嬗变为“开放高地”;以转型驱动,产业结构从“一产主导”质变为“三产拉动”;以民生联动,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转变为“全面小康”。

坚持发展拉动,综合实力从“县级郑”蝶变为“国际郑”

郑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跑出了郑州速度、唱响了郑州强劲音符。

实现“量”的跃升

据统计,1949年郑州市生产总值0.9亿元,1978年增加到2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增长一千亿,攀升至2018年10143.3亿,成为第16个GDP过万亿城市;财政收入从1953年0.6亿跃升至2018年1152.1亿,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城镇化率从解放初的10.5%提高到73.4%,常住人口由1949年不足20万增加到2018年1013.6万,跨入特大城市行列。

形成“势”的叠加

航空港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五大国家战略叠加落地,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打开了联通世界的大门。

彰显“力”的迸发

2018年,郑州首次进入“世界城市100强”“亚洲城市50强”,晋身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2城市,居中国发展潜力百强城市第11位,成为全国第8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城市,国内外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持续提升,引领中原崛起的龙头越昂越高。

坚持枢纽牵动,区域交通从“十字交汇”聚变为“三网融合”

上世纪初卢汉线、陇海线黄金交汇,让“火车拉来的城市”快速起跑,走出了一条“因交通而兴、因交通而优、因交通而强”的跨越之路,凭借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奠定了全国大局中的“郑州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区位+枢纽”优势。

打造域外枢纽

2018年郑州被确定为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通达全国,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随着2020年郑合、郑济高铁建成通车,郑州将成为全国唯一的“米”字型高铁交通枢纽、当之无愧的“中国铁路之心”。

推进域内畅通

2018年郑州全市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7.5公里,位居全国前列;中心城区 “两横两纵+环线”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市域内15分钟上高架、30分钟上高速;都市公交实现全域通达、无缝换乘,客运总量9.4亿人次,成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3年迈进地铁时代,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300公里,“轨道上的郑州”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坚持开放带动,地理坐标从“内陆腹地”嬗变为“开放高地”

始终坚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无中生有”建平台、拓通道,闯出了“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内陆开放道路,在世界版图上标注了“开放郑州”的鲜明特质。

郑州“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

郑州—卢森堡枢纽延伸辐射,覆盖23个国家近200个城市;2017年以来,郑州机场客货运规模持续保持中部“双第一”,南美车厘子、澳洲鲜牛肉、荷兰鲜切花从郑州走向全国,折射出买卖全球的蓬勃活力。

“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

首创“一单到底、物流全球”多式联运,中欧班列(郑州)“去14回10”满载运营,班列遍布24个国家126个城市,国内集货覆盖四分之三省份,货值货重等综合评价指标全国第二。

“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

全球网购商品集疏分拨中心基本建成,跨境电商“1210”模式全国推广,打造了家门口的“世界商超”,2018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全国第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跨境电商的“领跑者”。

“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顺畅

郑州与青岛、天津等港口无缝衔接,依托铁海、公海联运形成内陆“无水港”。拥有药品、粮食、进境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汽车整车、国际邮件等9个功能性口岸,是功能性口岸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城市。

坚持转型驱动,产业结构从“一产主导”质变为“三产拉动”

郑州历经“一五”时期的“棉纺城”、八十年代的“商贸城”,逐步演变为二产主导、三产渐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个质变”加速发力:

结构质变

近年来,郑州市不断推动传统产业促转型、特色产业创优势、新兴产业成规模,形成了“一产提效、二产转型、三产做优”的新格局,2016年实现三产比重超一产二产总和的新突破,2018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43.9:54.7,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74家全球500强企业落地郑州。

集群质变

通过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郑州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和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等服务业支柱产业,正在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2个五千亿级集群,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3个三千亿级集群,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5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2018年,居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第12位。

品牌质变

通过积极引进企业、平台、人才、机构“四个一批”,郑州大力推动质量、效率、动力 “三大变革”,郑州制造、郑州品牌加速走向世界,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球1/7,宇通客车产量约占全球1/8,速冻食品约占全国60%以上市场,中铁盾构的异形盾构技术领跑国际,郑商所期货交易的“郑州价格”影响全球,带动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生产基地、最大的客车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盾构生产制造基地。

五、坚持民生联动,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转变为“全面小康”

多年来,郑州始终坚持把80%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攻坚群众生活“小事”、办好民生福祉“大事”,2018年入选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位居福布斯创新宜居城市榜单第13位。

绿城更绿

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18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8%,人均绿地面积13平方米,七千里生态廊道让“绿城”加快变“绿都”。

城市更美

郑东新区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样板,航空港试验区快步迈向航空大都市,“四个中心”成为郑州新地标;商都历史、古荥大运河、百年德化、二砂文化创意“四大文化片区”,延续传承了郑州的历史文脉之“魂”,“黄帝故里”“功夫郑州”蜚声海内外。

笑容更甜

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2元,分别是1949年的407倍、516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级各类在校生350多万人;90%以上的市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市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6%,建成区集中供热率达到85%,群众生活更舒心、笑容更灿烂。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春华秋实。郑州七十年“五动五变”历程,是新中国取得历史性跨越、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的缩影和见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镌刻着一代代郑州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时代印记。(文/图 陈静)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