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记者从上海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了解到,该区正在试点将本区户籍的35岁以下失业人员纳入“一网统管”的监管中,同时利用城市“大脑”内数据,建立起绿、黄、橙、红的四色预警机制,给每一位失业人员精准“画像”,从而实现有效帮扶。目前,这套监管信息机制正在虹梅街道实行试点运行,有望在9月份实现全区覆盖。

据了解,上海失业人员需前往人社部门办理登记,而这些数据就成为了关键,只要将其纳入城市运行的“大脑”中,控制失业率、提供配套援助方案就有了抓手。徐汇就促中心副主任徐勤告诉记者,目前该区正在建设“城市运行体征信息化台”,而此次本区35岁以下的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将会纳入其中。

“有了这些数据,人社部门将会建立城乡失业登记人数的预警机制。”徐勤表示,按照目前的设想,该机制分别设置绿灯、黄灯、橙灯和红灯,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针对不同情况,各级部门会进行分级干预,确保城乡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正常指标内。”徐勤如此表示。

记者了解到,过去本市对于失业人员的帮扶大多通过基层来实现,由于可能对失业人员信息掌握不全,也存在就业援助费时、费力、费心的状况。徐汇区就促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科科长孙威表示,对于一些家庭确实困难、患有重病、身有残疾的失业人员来说,理应更及时得到帮扶,却需要基层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精力排摸后才得知。

既然要“分级干预”,首先要给人群“画像”。孙威告诉记者,通过人社、民政、残联等多部门数据比对,对失业人员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将人群进行锁定并排定优先等级,方便今后居委会接单并进行处置调查,从而实施就业援助。

在设计的核实页面上,记者看到对失业人员的选项包括了“有无就业意愿”、“是否需要职业指导”、“是否需要职业介绍”、“是否残疾”、“是否重病”等个化选择,并增添了相关的核实意见。而这个“工单”将会反馈至所在街道镇,再通过人社、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协同努力,为有需求的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提供重点帮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