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来自上海、杭州、苏州的游客走进稻田,体验割稻、丰收的乐趣。

90亩的农田,稻谷飘香。稻田旁边,还设置了鸡头米、荸荠、茭白等“水八仙”种植体验区,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

站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高处俯瞰乡村。

在他们身旁,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宛若漂浮在田野上的一叶扁舟,这便是“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集蚕桑、稻田文化体验,农机具展示,农副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吃喝玩购服务。前不久的这场割稻体验,便是“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策划的经典项目。

“村里距离上海和浙江的不少地方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一到节假日,不少家长就会带着孩子来体验、研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3年前,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所在的位置还是一处工业厂房。上世纪80年代起,苏南地区繁荣的乡村经济,曾让村里工厂林立,散乱污的铸件企业散落各处。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2018年起,众安桥村将密布于长漾湿地公园范围内的谢家路村的8家企业全部腾退,进行生态修复整治。腾出的40亩土地“退二进三”,由政府搭台,引入专业团队,打造乡村特色文旅项目,柴米多自然教育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谢家路已经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乡景。它北靠长漾湿地,南枕周生荡,农家菜馆、乡村酒吧、田野餐吧,将村庄装点得灵动时尚,成为网红打卡地。

“仅今年的国庆黄金周,谢家路就吸引了长三角的约6万名游客。”吴继华说,乡村文旅项目的开拓,不仅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站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高处俯瞰乡村。

因“颜值”飞升而迎来乡村振兴的谢家路,仅仅是苏州市吴江区生态环境蝶变的缩影。

吴江区所在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两年来,示范区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瞄准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战略定位,探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治理效能,推行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统一标准。

苏州市吴江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与牵头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方案》并由三地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

“其中,三地重点水质断面锑特征因子自动监测数据已经共享,实时掌握数据变化趋势,及时作出预警和预报。”该负责人表示。

统一环境监管执法,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规范,以“一把尺”实施严格监管,推进联动执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也是示范区探索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题中之义。

苏州市吴江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不断加强与青浦、嘉善、南浔等地的沟通交流,携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联合执法。联合成立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积极探索执法跨界、现场检查互认工作,并与南浔交流对接,建立“信息联通、执法联动、纠纷联处、会议联席”的“四联”机制,创新跨区域联合监管模式,推进区域共保联治,组织开展“苏浙沪三地联合全要素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练”,有效提升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响应和处置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