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种感触,经济领域有些暴发户、土豪们时时处处,穷尽手段挥霍,以此高调显摆自己是成功者。荒唐的丑态和恶作剧,一幕连一幕。

但有些企业家,为人处事恰恰相反。他们,左手拎责任之大义,右手拎慈悲之情怀。用辛苦挣来的钱,安暖社会和人心;用无声的行动,诠释什么是人间大爱。

九十年代,石龙区有大小煤矿近七百家。全国各地淘金者涌向这里。王中旗,从豫南驻马店来。开始从事洗煤行业,后来成功转型到商贸物流租赁业。勤劳经营,稳步发展。他开发运营的龙锦商务大楼,拥有底商面积2600平方,写字楼98间,入驻工矿、文化、服务以及商贸类公司42家。

他这财力按说不算大,但他言行举止,有别于他人。

这人谦虚、低调,而且很爱阅读书刊。很多人在石龙区赚到一桶金后,就跑得没了踪影。可他这个外地人,安份守己,努力创业,将自身融入石龙区建设事业中,东成西就,择定在此扎下了根。

这些年,他对捐款似乎上了“瘾”、着了“魔”。仅2019年,就为支持区扶贫工作捐款20万元;给慈善协会捐款3万元;为区里开展的金秋助学捐款1万元…

这庚子春节,他得知石龙区疫情防护物资紧缺,就立马从市里家中赶回区里,马不停蹄,开始了系列义举:

2月7日,他捐赠区卫健委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2万副、75%医用酒精520斤,总价7万元;

2月9日,捐赠给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防护手套2000副,用于环卫工人分拣、清理、运输垃圾时的安全防护。

他说要给区里再拿10万元,使用于疫情防控。但区里没接受。因为他已经做的太多。

疫情期间,为了保持本区经济发展,就必需留住商贸驻户,他决定免收龙锦商务大楼中,正常履约的商贸和物流类公司2月份租金。下一步,将视疫情或强或弱变化情况,对租金再做适时调整。2月11日上午,王中旗安排工作人员,把公司免租金通知,广泛告知驻在龙锦商务大楼的每家商户。

他总是默默做着实事好事,既不想政府报道,也不愿接受新闻采访。一次次捐献,所捐物资全都针对性强,及时缓解了本区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危难状况。疫情防控物资到手,全区防控力量大增。谁人,不在忧愁中惊喜!谁人,不在焦灼中舒心!谁人,不感恩侠者之义举?谁人,不崇敬智者之仁心!常言道:雨过,地皮湿;雁过,还要留声呢。谁能挡得住人们互发信息,津津乐道?

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感动着、温暖着,齐心共守这一片净土。

王中旗看到目前石龙区这良好的态势,给我发来信息说:“区委区政府这次面对疫情,政治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快速响应、群防群控,反响特别好。这次疫情,河南的做法,是教科书的话,石龙区,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这位不掸夸夸其谈,只知实干的基层企业家,在疫情汹汹之下这番话,仍然是,朴素的率真具实!

我为何喜欢看民国小说和电影,并喜欢那个时代的人物呢?因为,从封建社会桎梏中走出来的那代人们,有理想、有才华、有抱负,意气风发;他们总是迫不及待,追寻、进取、探索、奔波,总想为社会做点什么。

张泉在《城殇》中描述:“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士绅们无疑缔造了诸多城市神话,张謇之于南通、卢作孚之于北碚、哈锐之于天水、傅崇炬之于成都、缪云台之于个旧……在国家孱弱情形下,士绅们通过宗族势力、雄厚的财力以及道德感召力,步履维艰地,维系着地域的运作。”

而今,从王中旗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华当代史上,这群越走越远的先贤们之回归!

国难当头,石龙区很多企业家和小工商户,也都没闲着。虽然有些受环保要求制约,目前的经营有些困难,但纳税的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出来,带着疫情防控需要的种种物资,带着礼品,带着一摞摞大衣,带着热气腾腾的饭盒,正在石龙区匆匆行走着……

作者简介:

白云霞,女,河南叶县人,平顶山市石龙区委常委、纪检委书记、监委代主,市作协会员,2017年度被评为全市德艺双馨作家。工作之余喜欢看看书,偶有感想,就写点东西,以文字抒发一下生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