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增长11.5%和7.6%,同比增长9.6%和12.6%;1-11月,汽车累计产销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降幅分别为3.0%和2.9%,继续收窄1.6和1.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前11月销量达到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实现由负转正。

陈士华认为,从下一步的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持续向好,以及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带动,市场需求仍有望继续恢复,但国外疫情防控仍然形势严峻,也进一步延迟了世界经贸复苏的进程,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

上周五(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11月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我国11月汽车产销在10月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同、环比增长态势,“翘尾“现象明显。

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5%和7.6%,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6%;截至11月,汽车产销已连续8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7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1-11月,汽车累计产销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降幅分别为3.0%和2.9%,较1-10月分别收窄1.6和1.8个百分点。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11月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国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工业生产稳中有升、需求基本回暖、就业形势持续改善,物价平稳、市场预期向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在此背景下,汽车产销继续呈现同比较快增长态势,行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乘用车方面,11月产销分别完成232.9万辆和2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8%和8.9%,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6%。从细分车型来看,销量中4类车型全部呈现同比增长;产量中除MPV车型外,其他3类车型均呈现同比增长。

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65.1万辆和177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1%和7.6%,降幅较1-10月继续收窄2和2.3个百分点。从细分车型来看,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好于总体水平,SUV累计销量降幅已收窄至1%以内。其中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1.8%和11.3%;SU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2%和0.9%;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8.6%和26.3%;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4%和3%。

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同环比双增的态势,当月共销售95万辆,环比微增1.26%,同比增长17.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陈士华表示,中国品牌在今年疫情发生之后的几个月压力非常大,尤其尾部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面临着生存压力,同时有些企业在重整;近几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恢复速度较快,10月和11月都超过了同期水平,但就全年情况来看,仍然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0.3万辆,同比下降10.7%,市场占有率为37.7%,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分车型来看,自主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6%、48.6%和67.5%,其中轿车市场占有率实现增长;SUV和MPV依然下降,但降幅比1-9月均出现收窄。

主要外国品牌中,德系、日系和美系实现增长,其中德系和日系尤其高端品牌持续强势,美系累计销量也在11月出现增长,韩系和法系车市场份额则继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1-11月,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继续小幅下降。数据显示,1-11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012.1万辆,同比下降3.3%,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1%和104.9%,其单月产销第5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4万辆和1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6.2%和100.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4%和128.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8辆和290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28倍。

1-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111.9万辆,同比下降0.1%,降幅比1-10月大幅收窄9.1个百分点;销售完成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增速较1-10月已实现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89.0万辆,同比下降3.1%,销售完成89.4万辆,同比增长4.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万辆和2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5辆和948辆,同比分别下降34.4%和29.1%。

陈士华认为,从下一步的行业发展态势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持续向好,以及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带动,市场需求仍有望继续恢复,同时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也非常多,国外疫情防控仍然形势严峻,也进一步延迟了世界经贸复苏的进程,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

另外,最近出现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可能在短期之内对我们国家汽车生产和批发端销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在中汽协看来,这个情况是短期的,不会对国家中长期的汽车生产节奏造成大的影响,会很快出现恢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