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挖土,再细细地扫去浮尘,神秘的“宝贝”慢慢呈现全貌……想感受一下考古学家的快乐吗?5天线上销售额超50万,“考古盲盒”被人民日报官微“点名”夸奖。

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把青铜器、元宝、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在玩家挖掘的过程中,亲身参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直播网友被种草 考古盲盒卖断货

12月初,一名网友先后在豆瓣、微博发图文帖,直播“考古盲盒”开盒全过程,他先后挖出了青铜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网友围观并纷纷表示“被种草”。12月3日下午三点左右,河南博物院依托官方微博平台跟网友做了一次实时互动,约定粉丝量涨到7万时就进行“考古盲盒”抽奖,到了当天晚上十点左右就轻松突破,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吸粉1万名以上。

“昨天下午开始我们紧急补货,昨晚八点最后一次补货450个不到两分钟就被秒光。”12月4日,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接受采访时介绍,这是豫博文创第一款卖脱销的网红文创。当日又紧急补货1650个,也不到半天就卖光了。目前正在联系厂家加紧生产,厂家近期也将增加一条生产线全面扩产。

而“考古盲盒”的大火也直接带动了其他文创产品的热销,近日豫博文创迎来了一个线上高峰,成交额屡创新高。

其实这款“考古盲盒”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生产了,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火”。宋华认为,“考古盲盒”的爆红跟国家上上下下高度重视考古以及最近多次考古新发现的报道有着直接的关系,加上近几年“国家宝藏”“文物会说话”等文博探索节目的热播,带动了许多年轻人喜欢上考古,喜欢上探索历史本源和未知。

开盒充满未知 运气差只能挖土

河南博物院打造的这款“考古盲盒”制成“失传的宝物”,分为传说级别、传承级别和史诗级别,承载着人们的无限希冀。为了模拟考古的未知性,买家可能会挖到“十二生肖兽首印章”“大将军虎符”“武则天金简”“杜岭方鼎”等各种“宝物”。

不过,如果运气差一点点,只能收获一抔来自洛阳北邙充满千年古都文化气息的土壤了——原来,比起普通盲盒,考古盲盒更让人“有意外惊喜”的地方在于你有可能会“挖空”!这是设计者为了模拟考古的未知性设计的“小惊喜”。但不用担心,就算挖空,也会有精美的小礼品作纪念。

而土壤也是考古盲盒的一大亮点,这跟市场上同类型产品使用的石膏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原来,这款考古盲盒的土是来自洛阳邙山,需结合配备的迷你洛阳铲正确“挖掘”。为致敬考古工作者,盲盒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是把土淋上水,用迷你洛阳铲探明宝贝的具体位置。

“然而很多网友没能理解洛阳铲的精要,以为它和铲子用处是一样的,铺上报纸直接硬挖,所以后来我们在盲盒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洛阳铲的用法。”宋华说。

“文物超活化”催生国风玩具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款盲盒的官方旗舰店还是售罄状态,在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的评论区也都是“催货警告”。

不过,还有好多同款等着你。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是从“文物超活化”原型创作大赛的优秀作品中选出,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和纹样为基础,参考鸮、饕餮、觥大、觥二、牺尊、凤鸟等形象设计出的Q版手办,又憨又萌;《国家宝藏》文创产品店的大唐仕女瑜伽系列盲盒同样源自“文物超活化”系列,设计灵感来自于河北博物院彩绘散乐浮雕中的唐代仕女,娇憨的侍女们“摆”出各种瑜伽造型,宣言是:“保持好身材,明天就出道。”而三星堆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祈福神官”系列也颇受热捧,青铜大立人、青铜戴冠纵目面具、铜神树枝花蕾吉利鸟以及圆头、平头的金面青铜人头像充满了神秘色彩,将成为书桌上最酷的摆件。

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年轻人正逐步成长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中华文化更强的价值认同感,让国风玩具自然而然获得了庞大的市场。而“考古盲盒”的火爆正是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看起来枯燥无趣的“考古发掘”与当下流行的“盲盒”文化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使得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去探索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记者 陈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