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旅地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黄河时代,世界500强绿地集团率先响应,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与国人共赴一场黄河文化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文化盛宴!

为推动黄河文化活态传承,打造河南知名文旅品牌,促进文旅产业创新性发展,5月29日上午,由人民网、登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广播电视台魅力中国、绿地集团中原事业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山河源 风华启”黄河文化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绿地嵩山小镇揭开帷幕。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省文旅厅相关领导、黄河文化研究专家和文旅产业营销专家以及文旅等相关行业精英一起论道中原,围绕本次主题“点亮嵩山 扮靓黄河”,深度探讨黄河文化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河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博伟,著名旅游策划专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贾云峰,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郑泰森以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翔宇先生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大咖们金句频出,干货满满,快来看看吧!

曾博伟:发展黄河旅游 促进中原崛起

曾博伟

金句:

河南通过黄河旅游的发展,在中国走出一条示范之路,典范之路。

“有文化缺精品,有服务缺体验,有品牌缺主线”。曾博伟言简意赅,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河南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根文化、姓氏文化、河洛文化,河南拥有很多可以打得的文化牌,而通过黄河文化带这个主题将所有文化串起来,是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针对黄河旅游,他建议提升文化旅游境界,塑造文化旅游标识,发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黄河文化内涵,重构文化旅游信息,推广文化旅游服务标准,打造文化旅游节事活动,优化文化旅游发展体制。

贾云峰:聚力高质量,共筑黄河梦

贾云峰

金句:

遗产都停在博物馆里,停在书本里,停在导游的语言里。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它是中华文明的根。黄河是中国历史的脉,黄河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辉煌史、苦难史、奋斗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魂。

疫情对中国的旅游不是按了暂停键,而是按了快进键。它加速了文旅市场的洗牌,淘汰了一批旅游产品,让更优秀的文旅资源保留下来,成为精品。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回归初心,重新理解黄河。2020年我们如何理解黄河?

首先要理解黄河的时代价值,黄河有众多的文化遗产,无论是水利的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全程申报并引起巨大影响。黄河众多遗产并未动起来,遗产都停在博物馆里、停在书本里,停在导游的语言里。因此,河南做黄河旅游,第一步就要地下文物地上化,让黄河故事体验化。

黄河领域多,规模广,沿黄九个县发展不均衡,因此黄河一直没有发展成类似长江的经济带。

黄河要开发,一定要以河南为龙头,以河南为核心,走在市场前,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形成完整的大黄河文化公园申报;发展黄河联动,申请世界线性文化遗产,跳出黄河看黄河,甚至是跳出中国看黄河,让河南成为这条大河壮阔和温柔的体验地。

郑泰森:以创新为引领 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

郑泰森

金句:

中国功夫是我们面向世界旅游最重要的文化资源

太极是柔、少林是刚,而黄河文化是刚柔相济,是我们厚重的中原文化元素之一。

中国向世界主打3个元素:长城、熊猫和中国功夫。其中,中国功夫是我们面向世界旅游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河南的优势文化资源。太极是柔、少林是刚,黄河文化是刚柔相济,是我们厚重的中原文化元素之一。

黄河中游这段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核心区之一,我们要建设黄河文化公园,是因为我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廊,从三门峡到商丘,有5大项24小项。这24处文化遗产是我们黄河文化公园最好的资源,放在全国也很少见。

我们创新的活力要以河南特色、中原风貌、时代价值、国际影响作为标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在演讲最后,他吟诵了嵩阳书院门前的对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对他而言,这幅对联就是对未来创建黄河文化旅游带最精准的描写。

张翔宇:文旅产业发展瓶颈及郑、汴、洛黄金旅游带创新之路

张翔宇

金句:

文化和旅游就是孪生体,直观来说,就是资源和市场的契合。

作为一个研究了文旅产业20年的河南人,张翔宇表示,当下旅游已经进入了“泛旅游时代”,旅游消费已经进入国民需求生活中,成为城市居民的刚需。

文旅新概念已经形成,文化和旅游就是孪生体。更直观些讲,就是资源和市场的契合。文旅融合,融是个方向,融而不化等于白融,所以融合重在化,化是商品而不是产品。产品是以供给者的思想为主导,而商品是以消费者服务而派生的。

他强调,当前的旅游消费方式已经从收入适配旅游过度到以80、90、00后为主体的透支型消费旅游,旅游的消费方式和支付方式也在变化,观光游转变为体验游。

他建议,文旅项目上马前一定要做深度的社会调研和资源环境普查,要做到精准的策划定位,建议规划先行,科学论证,模式要形成闭环,严算投资风险和生意周期。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环节,登封市政协委员、嵩山文化研究专家、《仰望登封》作者朱建平,河南省旅游局原副巡视员李宗军,中国少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范云峰,黄河文化研究学者、古建筑研究专家齐岸民四位嘉宾,针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看法。

如何看待嵩山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关系?

朱建平:嵩山和黄河的关系就是站在山顶上能看到黄河。嵩山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活到至今唯一的文化形态。

朱建平

跟其他欧洲国家不同,中国始终维系了国家完整和民族统一,似乎隐隐中有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嵩山文化。嵩山文化中的天文文化也就是24节气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天地之中理论维系着我们国家文化始终存在兴衰之乱的交替,却从来没有分崩离析。儒释道解决了中国人在祸福无常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身心灵的调试,而英勇无畏精神让我们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如何运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把握历史发展机遇,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旅品牌?

李宗军: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和源头,是中华民族之魂,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我们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传承黄河文化,就要坚定4个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保障。

李宗军

以嵩山小镇为例,在黄河文化带的引领下如何走出一条融合创新之路?

范云峰:河南旅游一个关键词就是 “定位”,黄河文化就是人文。以嵩山小镇为例,要抓住“人文”,依靠一山一河;依靠现有资源,依靠嵩阳书院、少林寺、中岳庙等,整合资源,重新组合,将特色放大,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才能在黄河文化带的引领下走出一条融合创新之路。

如何更好的弘扬黄河文化,打造国际人文会客厅?

齐岸民:本次嵩山小镇的开盘是学术性的开盘,这在开盘仪式上极少见到。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这就是一次升级换代,是一种创新精神,和一种颠覆过去的认知。

齐岸民

嵩山寸土寸金,不敢轻易乱建,不敢建设不符合嵩山调性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绿地嵩山小镇是绿地集团根据嵩山本地的文化诉求,符合本次主题“点亮嵩山 扮靓黄河”的主题,也是在建筑学上有所突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传承,为扮靓黄河尽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论坛最后,确定绿地嵩山小镇作为嵩山论坛会址,并成立黄河文化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中心,这也成为绿地文旅产业在黄河时代写下的绚丽篇章!

黄河、嵩山、绿地,三大世界级IP加持,三强合璧,风云再起!此次绿地集团以超前意识,率先融入黄河文化,更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据悉,绿地嵩山小镇坐落于万山之祖、五岳之首的嵩山少室山山脉脚下,紧邻“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寺、中国最大山地实景演出少林禅宗音乐大典、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5A级景区及1000余亩马庄湖湿地公园。

绿地嵩山小镇总占地5000余亩,总投资约200亿,通过强体验式的特色主题规划,将特色历史文化融于现实,以国际化的前沿思路打造国际会议会奖中心,以绿地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康养版块,形成集文化旅游、会奖会议、康养度假为一体的中原人文会客厅和国际旅游度假圣地。

绿地在中原扎根16年,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谋篇布局,多元并举,积极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大康养、大科技五大综合产业布局,稳健发展。

此次以大手笔、大规划、大战略,充分发挥绿地自身资源国际化和产业多元化优势,乘势奏响“黄河大合唱”,倾力打造绿地嵩山小镇等一批集团首批特色小镇项目,必将掀起中原标杆性特色小镇新篇章!

推荐内容